“长海号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”保护传承基地在小长山乡落户
近日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长海号子”保护传承基地落户小长山乡,长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、县文体广电局领导为小长山乡授牌。“ 长海号子”是流行在大连长海地区的一种富有海岛特色的劳动号子,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。长海号子内容丰富,调式各异,是渔民们在从事渔业生活的艰苦劳作中创作产生的,反映了广大渔民乐观主义精神,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的珍贵财富。
小长山乡作为“长海号子”的重要传承地,历史资源丰富,文化底蕴深厚,19世纪70年代房身村姚家沟骨制鱼钩的出土,将小长山乡的人类文化活动时间向前推到距今3000年前。“长海号子”这一特色民间音乐在小长山这片土地上传承、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。
近年来,随着长海文化保护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,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的“长海号子”又再一次出现在人民眼前,为了更好地保护这门古老的生活习俗活动,长海县县委、政府抓住全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利契机,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。通过陈列原有保护成果,将过去发掘的资料归档陈列;全面搜集、整理现有流传于民间的号子,对老渔民进行访谈、录音、录像、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;成立长海号子研究学会,将大连市及周边地区的作曲家组织起来,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研讨创作活动;成立业余渔家唱队等方式深入挖掘“长海号子”的文化价值和独特魅力,并积极进行广泛宣传,最终于2005年,被列入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2011年又被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多年来,小长山乡一直致力于“长海号子”的保护传承工作,将“长海号子”作为展现全乡“魅力渔家风情”的重要环节,积极开展各种保护、宣传工作,本次“长海号子”保护传承基地的落户,是对小长山乡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一个极大推动。下一步,小长山乡将积极整合资源,深挖本乡的历史文化内涵,将“长海号子”作为保护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,认真开展相关资料的整理搜集工作,并系统地组织人员来学习“长海号子”的演唱,培养一批年轻的“号子”演唱人才,通过文化演出等方式将“长海号子”推广出去,使更多的地区和人们熟悉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相关链接:大连旅游:
小长山岛旅游
—— “长海号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”保护传承基地在小长山乡落户